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7:20:52 来源:热搜聚焦网 作者:春晓
明年真会因为放水而导致货币贬值吗?哪些行业又会因货币宽松而迎来利好呢?我用近期政策里给出的数字,为您具体算一算,明年究竟会超发多少货币,多出来的钱又会流向哪些领域?首先,明年肯定是央行印钞放水的一年,因为上面时隔 14 年再度提出要试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货币宽松通常有三个渠道:降准降息、增发国债、提高赤字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,降准的力度必然超过去年和今年。从 2018 年起,每年通过降准释放 2.2 万亿流动性,目前准备金率是 7%,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了。所以根据我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的预测,应该还有 1%的降准空间,这将会释放 3 到 4 万亿左右的流动性,相比常规降准,可能会增加 2 万亿的额外货币。第二个渠道是发债,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增加发行超长期国债,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。所谓增加,肯定要比今年发的多。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了 1 万亿,如果结合当年“三保”形势,市场普遍预测,明年可能会有 2 万亿以上的超长期国债出台。同时,地方专项债今年是 4 万亿,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测,明年地方债的规模大概是 5 万亿,二者合计又增加了 2 万亿的额外流动性。第三部分是重要的赤字率,今年的赤字率是 3%,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赤字率,目前市场统一的预期是 4%到 4.5%,赤字规模在 5.5 万亿左右,比今年大概会多出 1.5 到 2 万亿。如果把前面算的超额流动性都加起来,就是 5 到 6 万亿左右。关键的点来了,要知道这是从央行和财政部角度算的基础货币量,但是货币通过金融系统流通到市场上,经过大家的反复借贷,会衍生出很多倍的超额货币,这个过程叫做货币的乘数效应。比如假设银行的准备金率是 20%,A 往银行存了 100 元以后,银行可以把这钱再借给 B 80 元,B 再存进银行之后,银行又能给 C 再借 64 元。如此往复,100 元最终可以创造出 500 元的流通货币。当前 2024 年的货币乘数是 8.32,那么明年市场上最终新增的流动货币数量就是 6 乘以 8.32 等于 50 万亿。而且这里我还没算因为降息把存款里的钱拿出来消费的情况,有的人会因为降息把钱拿出来,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利息越来越低去提前存个定期,这个不好判断。同时,央行的逆回购也是可以增加流动性的,但这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的,同样不好判断。所以目前能够粗略估计的新增量就是 50 万亿。截止到 2024 年 11 月末,我们整个市场上所有的钱,也就是 M2 余额是 311.96 万亿,所以粗略计算明年可能会有 16%的新增货币流入市场,这就是我在上个视频中让大家对首要的流动现金做好规划的原因,因为明年货币贬值是必然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新增的货币会流向哪呢?三个方向。首先政府端增发的国债,按照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,一部分会用来收储,一部分用来刺激消费,还有一部分用来盘活项目。收储就是收购当地卖不出去的新房,改成保障性住房收起来。这对于小城市来说,增加了刚需房的供应,可能会让周边房价继续走低;而对于核心大城市来说,刚需房永远稀缺,收储会减少存量房的数量,反而会拉高房价。对于金融市场来说,放水无疑会刺激股市和债市,历年的每次货币宽松都验证过。所以明年大概率消费端会继续发券,家电补贴、汽车补贴继续加码,楼市加速分化,大城市和小城市会走出完全不同的路线。后面我也会单独做一期视频来聊聊房价,而股市和债市会有较强的支撑。所以还是那句话,做好自己的财富规划,当央行发钱的时候,你最好拿着盆在现场,否则别人的消费券省的钱可能就从你口袋里出去了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